最近社交媒体上有一则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位家长分享了孩子的中学入学考试(以下简称“中考”)补习班老师的建议:不要让孩子读课外书,因为“性价比”(即“投入时间和精力与获得的回报比值”)太低。
乍一看,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毕竟中考是家长和孩子都非常重视的一件大事,时间、金钱等各种资源都必须高效利用。
然而,我们真的能简单地说读课外书的“性价比”低吗?
如果深入探讨,我们会发现读课外书在中考准备甚至孩子长远发展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有人觉得读课外书“性价比”低。
在现今的中考环境下,补习班老师通常会优先教导一些能够迅速提高分数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相比之下,读课外书可能无法立即体现在分数的提高上,因为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浸。
然而,阅读却能给孩子带来多方面的益处:首先,它能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其次,它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见闻;最后,它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所有这些,对于中考的准备,乃至孩子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此,笔者认为,在中考准备过程中,家长不应该完全忽略读课外书的重要性。
事实上,超过六成的家长认为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长远的价值,他们并不觉得阅读的“性价比”低。
原文链接:https://ribenzhan.com/toutiao/shenghuo/18402/,转载请注明出处。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