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背后:喜悦与遗憾,一位老人的落寞!

日本科学界近日喜讯频传,今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中,两位日本学者分别斩获生理学医学奖和化学奖。
这并非偶然,早在2015年,就有日本学者获奖。
今年的受奖者更是大放异彩。
然而,在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后,前辈诺贝尔奖获得者野依良治深思熟虑后表示,尽管此次获奖展现了日本科学的深厚底蕴和传统,但获奖的科研成果竟然都已是近30年前的研究!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现今日本科研现状。
野依良治进一步指出,过去日本的科研环境与世界相比,已日渐落后,近20年来更是处于危机之中。
他敦促日本科研界不应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中沾沾自喜,而是要急切地寻求解决措施,追赶世界前沿。
我们都知道,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已日渐趋向于实用性,科研成果从被认可到实际应用并引发变革通常也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获奖者都是在多年后才被认可的。
那么问题来了,科研环境是否还能支撑新一代学者实现人生价值?
今年7月,一位日本学者因病去世,他生前曾在存储技术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但遗憾的是,他没能等到诺贝尔奖的肯定。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诺贝尔奖的残酷现实:只有活着的人才有机会获奖。
科研的魅力在于它能改变世界,然而时间的压力却往往不容小觑。
日本科研界的当务之急,是在新的科研环境中培养更多的新秀。

您对这个内容的看法如何?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

原文链接:https://ribenzhan.com/toutiao/keji/18895/,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評論0

請先

請認准網址
https://ribenzhan.com

Building icon
感受美好
3分で完了
さっそく申し込む お問い合わせ
返回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

社交帳號快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