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業巨頭近日紛紛公布中間財報,披露了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最新影響。
這個被稱為“川普關稅”的稅率,從今年9月起下調至15%,但各大車企的財報卻顯示,這一稅率調整並未帶來實質性的改善,反而成為了企業盈利的隱憂。
以豐田汽車為例,其財務負責人近健太在5日的財報發布會上表示,稅率下調至15%讓他們“鬆了一口氣,但同時也面臨挑戰”。
的確,豐田汽車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銷量創下新高,達526萬輛,同比增長5.8%,但“川普關稅”卻讓他們損失慘重。
豐田預計,這一稅率將導致其年度盈利下降38%,至2兆9300億日元。
不僅豐田,全球各大汽車廠商都面臨同樣的困境。
中國與荷蘭的半導體供應鏈糾紛進一步加劇了這種不確定性。
中國資本的半導體廠商Nexperia因與荷蘭政府的糾紛而被迫停止供應半導體,這讓全球汽車產業擔憂不已。
豐田汽車表示,目前尚未受到半導體供應停止的直接影響,但正在密切關注這一風險。
未來,豐田將繼續推出混動車,以滿足美國和日本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今年,豐田混動車銷量已達466萬輛,同比增長20萬輛,未來有望繼續保持這一增長勢頭。
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何應對“川普關稅”和半導體供應鏈風險,成為了各大車企未來發展的關鍵。
面對挑戰,豐田等車企將如何調整戰略,以贏得未來?
原文链接:https://ribenzhan.com/toutiao/jingji/22926/,转载请注明出处。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