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一个幼儿园的“泡菜事件”引发了网络大讨论。一个小朋友带了泡菜便当,老师觉得味道不好会影响其他孩子,就联系家长要求更换。家长觉得这是歧视,跑去社交媒体上维权。没想到,这件事迅速发酵,变成了一个大争议。
其实,事情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老师的初衷可能是希望保护那些不习惯这种味道的孩子,而不是歧视某个文化。毕竟,对于不熟悉的味道,孩子们可能会说出伤人的话,这也是一种安全问题。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尊重文化,而是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考虑到周围人的感受。这需要一种平衡感:在表达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力。
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是否能在表达自己的同时,又能顾及他人感受?这在如今的国际化环境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不给别人添麻烦”这种美德其实在国际上也是适用的。
原文链接:https://ribenzhan.com/toutiao/guoji/3101/,转载请注明出处。

評論0